一、检查前准备
(一)资料收集
查阅烟囱的设计图纸、施工记录、以往检修报告等资料,了解烟囱的结构形式、材料、高度、基础情况以及过往存在的问题,为检查检修工作提供参考依据。
(二)工具与设备准备
常规工具:准备望远镜、锤子、扳手、螺丝刀、卷尺、水平仪等工具,用于观察、敲击检查、测量尺寸等操作。
检测设备:配备超声波测厚仪、磁粉探伤仪、红外热像仪等专业检测设备,对烟囱的壁厚、金属内部缺陷、表面温度等进行检测。
安全防护设备:为检查人员配备安全带、安全帽、防滑鞋、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,确保检查过程中的安全。
(三)人员组织与培训
组建专业的检查检修队伍,包括结构工程师、技术人员、检修工人等,明确各人员的职责和分工。
对检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交底,使其熟悉检查检修流程、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。
二、外部检查方法
(一)目视检查
整体外观:观察烟囱的整体外观,检查是否有倾斜、变形、裂缝、鼓包等异常情况。可通过测量烟囱顶部与底部的相对位移来判断其倾斜程度。
表面损伤:检查烟囱表面是否有腐蚀、剥落、磨损等现象。对于混凝土烟囱,要注意观察混凝土是否有碳化、蜂窝、麻面等问题;对于金属烟囱,要检查金属表面是否有锈蚀、划痕等情况。
附属设施:检查烟囱上的平台、爬梯、避雷针、航标灯等附属设施是否完好,连接是否牢固,有无松动、损坏、锈蚀等现象。
检查方法:使用望远镜对烟囱高处部位进行观察,对于较低部位可直接目视检查。必要时,可安排人员登上烟囱进行近距离检查。
(二)敲击检查
1.检查内容:主要针对金属烟囱和混凝土烟囱表面,通过敲击声音判断内部是否存在空鼓、脱层等缺陷。
2.检查方法:使用锤子轻轻敲击烟囱表面,根据敲击声音判断内部情况。正常情况下,敲击声应清脆、坚实;若声音沉闷、空洞,则可能存在内部缺陷。
(三)仪器检测
1.超声波测厚仪检测
检查内容:测量烟囱壁厚,了解金属烟囱的腐蚀程度和混凝土烟囱的内部损伤情况。
检查方法:将超声波测厚仪的探头紧贴在烟囱表面,仪器会显示测量部位的壁厚值。可在烟囱的不同高度、不同方位进行多点测量,以全面掌握壁厚变化情况。
2.磁粉探伤仪检测
检查内容:用于检测金属烟囱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。
检查方法:在被检测部位表面施加磁粉,然后使用磁粉探伤仪进行磁化,若存在裂纹等缺陷,磁粉会在缺陷处聚集,形成明显的磁痕,从而判断缺陷的位置和大小。
3.红外热像仪检测
检查内容:检测烟囱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,判断是否存在局部过热、保温层损坏等问题。
检查方法:使用红外热像仪对烟囱表面进行扫描,仪器会生成温度分布图像,通过分析图像可发现温度异常区域,进一步排查问题。
三、检修方法
(一)表面修复
1.混凝土烟囱表面修复
清理:对于混凝土表面的腐蚀产物、剥落层等,使用铲子、钢丝刷等工具进行清理,直至露出坚实的混凝土基层。
修补:根据缺陷情况,选择合适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。修补时要确保修补材料与基层充分粘结,表面平整光滑。
2.金属烟囱表面修复
除锈:采用机械除锈或化学除锈的方法,去除金属表面的锈蚀和污垢,露出金属光泽。
防腐处理:根据金属烟囱的使用环境和防腐要求,选择合适的防腐涂料进行涂装。一般采用多道涂装的方式,确保涂层厚度达到规定要求,提高防腐性能。
(二)结构加固
裂缝修补: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,可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进行修补。将灌浆材料通过压力设备注入裂缝中,使其充满裂缝并固化,提高结构的整体性。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,可先在裂缝两侧开凿“V"形槽,然后用修补材料进行填充和抹平,必要时可在裂缝处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进行加固。
倾斜矫正:若烟囱倾斜程度较小,可通过在基础底部设置顶升装置或施加反向拉力的方法进行矫正。若倾斜程度较大,需要进行详细的结构分析和计算,制定专门的矫正方案,可能涉及基础加固、上部结构调整等复杂措施。
(三)附属设施检修
平台与爬梯检修:检查平台和爬梯的连接部位是否松动,若有松动应及时紧固螺栓或焊接加固。对于锈蚀严重的平台和爬梯,应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,必要时更换损坏的部件。
避雷针与航标灯检修:检查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,若不符合应进行整改,确保避雷针的防雷效果。检查航标灯的灯光是否正常、电池是否充足,如有故障应及时维修或更换,保证航标灯的正常运行。
四、检查检修记录与报告
检查记录:在检查检修过程中,应详细记录检查的部位、发现的问题、检测数据、检修措施等信息,为后续的分析和总结提供依据。
检修报告:检查检修工作完成后,应编写检修报告,内容包括烟囱的基本情况、检查方法与结果、发现的问题及分析、检修措施与效果、结论与建议等。检修报告应客观、准确、全面地反映烟囱的外部状况和检修工作情况
宏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© 2025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1028529号-7